绥化日报5月17日讯(付小良特约记者于洋)肇东市通过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使寒地黑土资源优势真正转化成农业发展的产业优势。
大地凉意刚退,在五里明镇香瓜温室大棚内,早已暖意融融、生机盎然,一片片瓜叶娇嫩欲滴,一个个香瓜香甜可口,伴随着香瓜的成熟上市,反季节销售,让瓜农们的腰包也随即鼓起来。
张立娟是五里明镇的香瓜种植户,刚走进他的香瓜温室大棚,扑鼻的清香瓜味儿便迎面而来,细细看去,棵棵瓜秧上都已结了甜脆的香瓜。
张立娟介绍:“现在反季销售,一斤30到40元,而且都是打电话订购的,每天熟的瓜都供不上卖,现在这瓜都非常好,没有农药没有化肥,纯有机的香瓜。”
张立娟种植绿色香瓜已经7年,每年仅香瓜一项纯收入近4万元。
张立娟接着说:“我们这茬瓜五月末就卖完,下一茬是辣妹子,还能收入一万多元,这个温室一年收入四五万元,还是比较可观的。”
特色种植有了,市场效益好了,农民才会不断增加收入。年初以来,肇东市坚持“市场缺什么、农业调什么、农民种什么”的原则,调优优质粮食产业、绿色蔬菜产业和高效特色产业,不断探索农业结构调整新路子。
在五站镇绿晟原蔬菜产业园区内,132栋标准大棚、33栋温室矗立其中,棚内种植了秋葵、西兰花、球形生菜等各类中高端蔬菜12种,每公斤市价高于普通同类产品30%,亩效益达到1万元,年产量800万斤,年产值1200万元,加工后鲜切菜直供东北三省肯德基、麦当劳及哈尔滨空港等中高端餐饮企业,蔬菜产品供不应求。
绿晟原农业总经理张兆全介绍:“今年,我们准备再投资7500万,新建大棚100栋,育苗温室6栋,鲜切菜生产线2条和4000平方米的冷库,年可加工鲜切菜1万吨,净菜储存保鲜能力1万吨。”
该园区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吸纳劳务方式,使离地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全年用工达1.5万人次,并通过带地入社方式,使406户贫困户入股园区,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张金萍是五站镇东安村人,自该园区建设以来,她便把家里的12亩地流转出来,并常年在园区打工增收。
张金萍高兴地说:“一个月两千多块钱,还得说不歇工的情况下,贴补贴补家用,闲着也是闲着,地租了再打点工,这不人家都奔小康,咱们也得奔小康啊,是不?”
近年来,肇东市农业结构调整,不仅是农作物品种的改变、面积的调整,更是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不断在“调”这个源头上做文章,让“寒地黑土”优势资源,成为“特色农业”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