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日报4月12日讯(霍永祥于洋)年初以来,肇东市通过实施秸秆禁烧与产业开发标本兼治、双策并举等措施,在治标中全面严格贯彻落实禁烧,在治本中探索有效利用途径,加速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补短板”上台阶。目前,正在积极与三千多家会员企业的国家秸秆产业联盟就秸秆产业化发展和秸秆产业园区项目进行洽谈磋商,争取早落地、早建设、早生产、早见效。
将秸秆禁烧工作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变农业部门条块抓为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全员上阵一齐抓,变常规性季节工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推进。在召开常委会议、专题部署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前提下,又多次召开秸秆禁烧工作会议,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市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秸秆禁烧目标责任状,并下发《肇东春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行动方案》,真正实现市委、政府“一把手”带头研究,主抓部署,深入一线推进;乡镇“一把手”不离乡离岗,保证靠前指挥,就地督战;部门“一把手”带队进屯包地块,划分战区管好片,春种不结束不撤防。同时,发挥“中国·肇东”网站、电视台、新闻媒体、传单、条幅、墙字、微信短信、召开会议等方式,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播发《关于全面禁止野外焚烧秸秆的公告》,提高农民科学利用秸秆认知度。组建宣传工作队实现村村全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野外违法纵火重大危害和处罚后果,真正达到“不能烧、不想烧、不敢烧”的宣传效果。
在处级领导干部包乡督导的基础上,成立7个督导组,对22个乡镇进行检查督导,营造秸秆禁烧氛围,做到每日一督促,每日一巡查,每日一问责,每日一处理,每日一通报。通过建立网格化、人包地、地见人的无缝隙无空白包保责任制,实现市级领导干部包乡镇坐镇指挥、各部门班子成员全程驻乡协防协查,各乡镇承担主体责任,乡镇领导划片分包蹲守,乡村干部联手包保地块,责任到人,全员上阵,全程值守。目前,已出动秸秆打捆机56台、风力灭火器632台、秸秆出地作业车辆2176台、巡察车辆535台、作业人员4892人、巡察人员1486人,确保有火点在10分钟内到达扑灭。
并结合村屯环境综合整治,以屯为单位,把柴草垛出屯作为重点,严禁柴草靠近树带和上风向。
依托继续强化“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门配合抓、乡村干部一线抓的工作机制,健全部门包抓、情况通报、火点报告、夜间巡查、工作会商、问责等机制,使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由农业局、公安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农机总站分别划分片区,抓实落靠22个乡镇秸秆“一禁两出”工作,由市委督查室对各乡镇督导和禁烧工作情况实行日通报,由环保部门对卫星监测出现的火点数实行日通报,由市乡村包保责任领导干部和各督导组对责任区内秸秆禁烧工作实行夜间巡查检查,由环保局、农业局、气象局、公安局对秸秆禁烧和防火工作形势进行研判会商。做到对秸秆“一禁两出”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处理不及时,发生秸秆野外焚烧和柴草垛管理不善等情况,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责任人失职行为公开曝光、严肃处理。
依托中粮生化、大庄园、冰榕生物科技、圣通秸秆碳化等企业,推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真正使秸秆从废弃物变成可利用资源,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