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日报4月9日讯(霍永祥 车彦旭)今年,肇东市通过实施民生服务精准化工程,将民生重点“温度”倾注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项目上,着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民生实事进社区入乡村“落地开花”。
如何让民生工程跑出“加速度”,既“颜值”美、提内涵,又乡韵浓、树新风?为此,肇东市将在今年重点推出十项“精装修”民生工程。启动建设投资2.32亿元32.49公里的安昌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新改扩建投资2100万元的城区南二合路、民权北路等6条道路。新建坤泥河过渠桥1座,打通德昌乡南北通行“大动脉”;完成20所学校新建教学楼及附属设施建设,新建、维修改造公办幼儿园27所;规划改造棚户区173万平方米,今年改造68万平方米,改造维修农村危房1123户6.18万平方米;投资985万元,对肇兰路、福源南路、二合南路等7条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提升城市用水生产能力,升级水处理工艺,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居民饮水质量。做好第二水源地规划,适时启动建设;规划建设市民俱乐部1处,完成人民公园改造升级,改扩建休闲广场,建设多功能运动场等群众文体休闲活动场所;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城乡规划建设水冲式厕所40座;成立特种设备暨电梯物联网指挥中心,保障电梯运行安全;进一步规范出租车市场经营秩序,安装计价器1555台;加强消防车辆配备,确保每个乡镇配备一辆消防车,实现城乡消防力量全覆盖。
抓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健康保障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关键环节,以点带面,以线促面,点线连面,织密“便民惠民创新区”建设,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肇东;全力抓好城乡34所老年公寓、养老院等特殊弱势群体场所的安全管理与规范升级;提高城乡60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创新社区参与城市建设、物业管理、环境卫生、救灾救济、社会治理的新途径新方式,逐步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抓好巡逻违法查缉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小城镇治安防控体系等改革创新项目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