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日报3月1日讯(霍永祥)连日来,肇东市涝洲镇稻香水稻种植合作社人头攒动,入社社员正忙着将抢前抓早购买回来的种子、有机肥、塑料薄膜等春耕生产物资入库,为今年春耕生产“播种面积不减少,播种赶在最佳期,标准质量不降低”,按下了早谋划、早准备,促增收的“快捷键”。
“去年,合作社工厂化育秧大棚,实现了浸种催芽、播种覆土、浇水施肥等全部自动化,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亩节本增效120元。围绕病虫害综合防控、倒逼‘可追溯’转型升级,用优良品质‘钥匙’打开了市场提质增效的‘星光大道’。”稻香水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瑞昌介绍,素有鱼米之乡的涝洲镇三星村,土地形成于松花江南移,经雨水冲刷所形成的草炭土、黑砂土,土壤及其肥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常年有效积温达2800~2900度,既保证了大米营养好、口感佳,成为消费者欢迎的“抢手货”。
“这绿油油的稻田里一个个白色圆筒是什么?”“这是诱捕器,你可别瞧不起这些小罐子,这是专门为稻田害虫布下的‘天罗地网’,这下面就有很多死掉的小害虫。”王瑞昌指着照片介绍,水稻田里的诱捕器是通过在空气中散发水稻二化螟及三化螟雌蛾气味来诱捕昆虫,这种防治方法既不伤害益虫,也能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我们打造有机水稻提供了保障。近年来,该合作社选用优质品种进行配方种植,采用鱼塘内肥水与江水灌溉,施用自产农家肥与生物肥配方施肥,从根本上排除了化肥和农药的残留。实现了生态化优质化的管理,生产出色泽好、米粒饱满的优质水稻,经传统工艺加工成大米。
水稻种好了,咋能卖得好?“我们产出的大米口感香糯,弹性适中,暄嫩适口,米味纯香。经过碾磨式加工,无需抛光,保留了大米最有营养成分和原始米味”。王瑞昌手里攥一把整齐均匀、洁白鲜亮的米粒自信地推介着,我们从插秧前的底肥到后期的田间管理,都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绿色种植,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水稻品质,也让我们从“小打小闹”走向了“做精品”。据了解,合作社生产的“小茁坊”生态米全程按照生态绿色有机的种植办法,选用五优稻4号、龙稻十八、龙洋十六、创新917等优质稻种进行种植,用人工、鸭子结合除草,用福田佳利防止潜叶蝇,中期田间放置诱捕器捕蛾,防止水稻二化螟,确保田间管理全程科学化、生态化。
随着合作社生产的有机大米销售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成为星级酒店、大宾馆餐桌上“新宠”。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王瑞昌果断采取补“短板”固“软肋”等措施,抢抓大型会展、“互联网+”等平台“走出去”,不断拓展市场销售网络,扩大区域定向型销售渠道,使飘着松花江水清香的“小茁坊”大米,在哈洽会展台上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现场品尝,对细腻的口感、清香的味道赞不绝口。
如今,肇东市涝洲镇稻香水稻种植合作社通过提质增效“深挖内功”,为“小茁坊”生态米的品牌建设持续“加码”,在引进改良品种、变革栽培方式、严格标准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年产绿色水稻80万斤,促进农民增收合作社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