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小米的“蝶变之旅”
来源:肇东政府网 阅读:3512 次 时间:2014/9/23 9:21:12 |
付小良 进入九月,秋意渐起,稻谷飘香,肇东大地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从不为人知,到声名远扬,肇东小米完成了绚丽蝶变。 在前不久举行的北京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肇东小米再次将品牌打响。“黎明香谷”品牌与天津北融集团签订了常年供应小米杂粮合同。每个月80吨的大订单使得该市俐江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年利润又增加了200万元。 近年来,肇东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谷物产业发展,谷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全部选用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种植方式,进一步提升了肇东小米的知名度,打造出了大干、榛柴岗、熙旺、俐江牌等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有机小米。肇东小米现已畅销北京、广东、上海、河北以及东北三省65个城市,并在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农博会和哈洽会上屡获殊荣。其中,“大干牌”小米连续两届获得“黑龙江名牌产品”称号,并成为第24届哈尔滨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指定产品。 肇东市谷业协会会长葛俐江说:“如今的肇东小米不仅只是小米,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品牌,很多人就认准了它。由有机谷子加工成的小米,每市斤可卖到15元左右,是普通谷子销售的12倍,每亩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元,农民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总结一句话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现在的肇东小米不愁销路,明年我们计划在301国道两侧打造两万亩有机小米杂粮基地,并申报了国家万亩有机谷物种植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肇东小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肇东小米知名度,为丰富肇东有机米袋子助力。” 十年前,肇东小米还只是肇东人的小米,只是部分地区的“散户”种来为本地人食用的小米。2004年开始,智慧的肇东人嗅到了有机食品带来的巨大商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并逐步建立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市食安办、农委等部门通过协调,选派精干力量到合作社去进行专业指导,为合作社的增产增收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该市农业推广中心主任郑宏伟是农业领域的行家里手,肇东小米能够“出人头地”离不开他的鼎力支持,从春种到秋收,在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合作社社员高兴地说:“郑主任是我们合作社‘送上门的宝’。谷子长势好、小米质量好,都得有他一半的功劳。” 俐江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今年春整地时被郑宏伟发现整地深度不够的问题,经过他的及时纠正,最终整地深度达到32公分,现在谷物长势比往年要好很多。 在农业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俐江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了三年一轮作、两年一调换品种的大垄平播试验,并采取了利用粘虫板、高压光灯等物理防治防虫措施,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每亩产量比原来提高了100斤左右。 每个月的9日是该市谷物种植合作社雷打不动的技术培训日,这一天该市农业推广中心工作人员会为全市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进行整地、选种、防病虫害等技术培训。据统计,参加这一培训的人数每年可达上万人次。 加强监管是肇东小米唱响品牌的又一关键环节。肇东市食安办协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结合肇东气候、土壤条件,与谷物种植专家联合制定《寒地黑土谷子生产技术规程》,对整个谷子生产过程实施标准化管理。采集地块土壤样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配比肥料,实施定块地量施肥,保障谷物肥料充足,但不超出限量。他们还通过指导完善加工条件,标准化规划生产布局,规范加工流程,指导帮扶申请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确保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合格。 针对小米季节性加工特点,他们重点安排检验检测资源,加强肇东小米产品质量监控,增加监督检查和监督检验频次,指导企业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检测能力。 结合肇东小米种植地理特质,气候、降水、环境等自然气候条件和肇东小米特有品质,他们还组织农业种植专家、食品营养专家起草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肇东小米》标准,并通过省质监局审核通过。 据了解,该市谷业协会已从国家质监总局申请了“肇东地理保护标志”,并将配合监管部门加强谷物源头质量监管,保证肇东小米源头质量的可追溯。 |
| |
|
 |
全部资讯 |
|
|
 |
通知公告 |
|
 |
肇东新闻 |
|
|
 |
生活窍门 |
|
 |
健康养生 |
|
|
 |
夫妻宝典 |
|
 |
优美语录 |
|
|
 |
奇闻趣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