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生活中因感情、义气产生的民间借贷,有时也会演变成纠纷。近日,肇东法院肇东人民法庭通过调解,成功化解一起邻里间持续十年的欠款纠葛,不仅彻底解决了矛盾,更守住了邻里情谊,让承诺落地有声。
时间回到2014年,邻居孙某因急用向耿某借款27800元,承诺一年归还;次年,孙某又借款3000元。然而十年间,耿某多次催讨,27800元欠款始终未还,无奈之下诉至法院。
肇东人民法庭立案后,细致梳理案情,精准找到矛盾核心——表面是欠款问题,实则是邻里信任的破裂。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承办法官启动先行调解。首次沟通时,被告孙某情绪激动:“这些年邻里间我没少帮忙,现在居然为了这点钱告我!”法官随即采取情绪疏导策略,一边释法明理,明确欠债还钱的法律义务;一边以“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唤起双方旧日情谊,耐心倾听多年积怨,引导换位思考,逐步化解对立情绪。最终,在法官的协调下,双方握手言和:孙某当庭支付3000元,剩余24800元于10月1日前付清。
“邻里守望相助是传统美德,诚信守约更是法律基石。”本案承办法官表示,“法院不仅是解决纠纷的场所,更是修复社会关系的桥梁。我们将以更优的司法服务,让矛盾纠纷化解既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