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通过深入开展“百局联百格、千人包千户、万人进社区”和“百局联百村、千人包千户、万人进乡村”活动,5000多干部“入网”“定格”。
“入网”,就是对城区、乡村进行网格化管理,领导干部走进统一规划的社区之网、村屯之网,体察社情民意,关心百姓寒暖,帮基层排忧,为群众解难。通过入网把每名领导干部的责任“定”在具体的楼院之格、农户之格,把帮扶包联服务落到每个院落、每个楼道、每个家庭。“定格”,定的是连心格和真情格。
于立志的幸福事儿
3月27日,肇东市民于立志家里来了拨客人,这拨客人比亲人还要亲,他们是肇东市西园社区的干部。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以西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鸿雁为代表的社区干部每周都要来看望于立志两三次。
几年前的一次意外让于立志失去了一条腿,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陷入了困境。
由于腿脚不便,社区帮助于立志联系了免费的培训按摩课程,经过认真的学习,于立志有了一技之长。在平日里,于立志在公园里设置摊位,通过为别人按摩增加收入。
为了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于立志为社区居民进行义务按摩保健,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到目前,已经为600多人免费按摩保健。
今天,社区又为于立志带来了好消息,通过协调,社区在办公地点腾出一块场所,让他在那里开展义务活动,这让于立志一家开心的不得了。
安世宏的转型之路
五站镇东安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探新路、寻载体,领导干部通过深入调研、密切走访,为百姓谋求了一条“捷径”。
“通过市场调查,我们从肇东种滑子蘑的基地为村民安世宏请来了技术人员,实地教他种滑子蘑,同时村里又给他提供了一些资金支持。”东安村党总支书记于艳波说。
在上级支持下,安世宏将原有蔬菜大棚中的5栋,改建成滑子蘑大棚。
安世宏给笔者算了笔账,种滑子蘑每袋成本在2块钱左右,等滑子蘑上市后,预计每袋可以卖到五六块钱,一栋大棚可容纳2.5万袋滑子蘑,这样算下来,种滑子蘑的效益要比种绿色蔬菜好上几倍,说到这里安世宏已经美得合不拢嘴。
于艳波自信地说:“我们打算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把滑子蘑种植推广开来,让东安村村民多种经济作物,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联到难处包到实处
肇东市通过“双联、双包、双进”活动对全市四个社区办事处、22个乡镇(办事处)、186个行政村进行包联,“四级包联”、“一对一”包扶,使全市93万百姓共享活动成果。
在城区,着力解决社区扶贫济困、社区医疗服务、社区和谐稳定、社区就业和社区经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着力解决新型经营体系建设、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三资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问题。
在此次活动当中,肇东市各包扶部门、单位和包扶干部建立包扶日志,对重点包扶事项、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翔实记载和深度剖析,包扶干部建立个人包扶档案,作为绩效考评、责任追溯依据。严格执行不准干扰基层正常工作,不准占用基层车辆,不准挂名脱岗,不准借下基层办私事,不准侵害群众利益等“十不准”要求,全面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