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东市大似海冬季捕鱼活动
赵明库 于洋 付小良 特约记者 车彦旭
肇东市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陆续干成一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实事,努力实现学有所教、业有所就、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民有所乐、贫有所助、城有所管。全力发展“十大民生”,打造温馨和谐、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建德昌中学、海城中学、宋站中小学教学楼和3所城区公办幼儿园,改建昌五等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快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进程,改造52所农村中小学校“小火炉”;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建立教师全员轮岗、轮训制度,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4所标准化学校,实施模式化教学,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度重视幼教工作,做到合理布局,充实力量;成立早教指导站,开展系列早教活动;引进知名教育连锁机构和著名高等院校,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与园区企业对接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打造职业教育基地和大学生再培训基地;强化校园安全管理,规范校车运营秩序,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抓住建设省级创业型试点城市有利契机,整合全市职业培训资源,建立肇东市就业创业综合培训中心和就业孵化基地,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众等重点群体就业;依法开展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大力推动残疾人就业,全年新增就业400人;深入推进城乡全民创业,发放创业扶持贷款1000万元,培育创业企业100个;新增就业1万人,转移劳动力20万人。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落靠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及城乡低保户等低收入群体发放一次性御寒补贴;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足额收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建立全市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管办法,按月公布发放情况,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切实维护农民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医疗中心装修、中医院建设进程;改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环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绩效工资改革成果,深入推进省级试点公立医院改革;适时启动“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惠家工程”,严格兑现奖励政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行银行“一卡通”办理方式,取消补交机制,并在医院即时结算;完善新农合大病补偿政策,开展大病商业保险,补偿封顶线由8万元提升到10万元;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体系,成立服务指导考核中心,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5%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率90%以上,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率达到100%。
健全养老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新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2000人;全力抓好城乡老年公寓、养老院和日间照料室等特殊弱势群体场所的规范管理与服务升级,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市五保供养中心服务能力,规划建设城市福利院、慈善养老中心,不断扩大集中养老覆盖面;落实60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免费乘公交待遇,解决弱势群体出行难题。
改善人居生存环境。通过开发新城区、改造老城区,建设一批高档现代商住小区,打造一批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精品和标识建筑;加大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年棚户区改造和商品房开发面积要达到40万平方米,完成泥草(危)房改造9000户;推进华能集中供热、城市供水净水、天然气扩面工程建设,加快节能减排步伐;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屯绿化,大力争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改善农村群众出行环境。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深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启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统一权威的监管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完善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建设远程接访系统,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处置;大力推进“天网工程”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全面理清肇东发展脉络,编辑出版《这里是肇东》系列丛书,举办“中国诗歌走进肇东”活动,拍摄两部反映我市风土人情、发展变化的影视作品,成立工笔、写意、农民画、冰雪画等10个画院,加强"“中国·肇东”门户网站和政府网站群建设,提升肇东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快推进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于志学故居建设,新建图书音像城、体育主题公园、市民体质监测站点和45个中心村文化广场,配建100处全民健身工程;组建5个文化市场行业协会,扩大文化大院影响力,发展和培养各类特色文艺文化群体和带头人;开展肇东建县百年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开展社会救济活动。开展城乡低保清查整顿,加强规范管理;城市低保标准由月人均305元提高到38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1718元提高到2181元;启动一站式医疗救助结算,确保城乡贫困家庭得到及时救助;开展好“三个一”慈善救助项目,确保百家大病户实现病有所医,确保百家极贫户实现住有所居,确保百家失业户实现业有所就;筹集资金150万元,切实保障临时困难家庭正常生活;合理分配廉租住房143套,解决弱势群体住房难题;利用好价格调控基金,在享受半价粮油救助的低保户中,通过深入调查摸底,确定没有任何“造血功能”的特殊贫困户全年免费供应粮油,让肇东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速推进城市智慧化管理,启动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云计算中心,重点做好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一卡通、一体化政务信息系统等15项工程;加速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以公安、城管、社区为主,界定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能,在网格内实施治安防控、信访接待、物业服务、环境监督、城市执法“五位一体”管理模式;论证实施出租车计价系统安装工作,进一步规范出租车营运秩序;逐步推行城市垃圾回收利用,逐步扩大城市绿化、美化面积,逐步提高城市大气治理水平,打造现代生态宜居城市。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统筹发展好“十大民生”,让人民见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打造肇东经济发展升级版奠定坚实基础。
为全市居民进行免费体检活动
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新农村建设造福于民
干净整洁的肇东城
社址:绥化市北辰街 绥化报业大厦 邮编: 152000 电话: 采访中心:8365017 8365019 8365024 8365029 广告中心:8365027 8365028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323017000005 承印单位:绥化日报社印务中心 电话:8223827 定价:288.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