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日报11月27日讯:近年来,肇东将老区脱贫纳入全市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力优化老区的脱贫致富环境,充分发挥部门优势,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支持老区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到今年末,全市10个老区村中的3个市级以上贫困村可实现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259口人,今年有80户、184口人可实现脱贫。
产业开发是脱贫攻坚的根本措施,也是致富奔小康的关键环节。肇东创建扶贫产业基地和园区,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今年,同合老区村党总支书记辛卫光牵头创建蔬菜种植合作社,吸纳18户贫困户出工入社,合作社年纯收入14万多元,每户可增收7000多元,仅此一项,18户贫困户年内即可实现脱贫。同发老区村集中土地16亩,建立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组织12户贫困户种植蔬菜,村里与哈尔滨蔬菜市场签约负责统一收购统一销售,12户贫困户户年均收入可实现8000多元,当年即可脱贫。积极协调市就业局创办劳务产业,优先组织老区富余劳动力输出劳务,今年10个老区村共输出劳动力1000余人,年可实现劳务收入2000多万元。
发展扶贫产业项目,拓展老区增收渠道,是促进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这个市在合理调整老区农业种植结构的同时,创造条件大上加工养殖产业。协调市民宗局为明久老区村引入资金120万元,创建了肇东市鸿雨米业有限公司,安排8名贫困农民到工厂上班,人均年可收入2万以上。协调包村的市检察院筹集资金130万元,扶持同合老区村贫困户李晶创办了“巨合服装厂”,安排贫困农民9人,年人均实现收入2万元以上。在市乡两级老促会的指导促进下,晓光村招商引进“中古和牛牧业有限公司”,安排8名贫困农民进牛场打工,月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当年可实现脱贫。协调明久村成立了油田服务队、百合村成立了蔬菜采摘服务队、青山村成立了蔬菜购销服务队,都取得了扩大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老区脱贫攻坚的拉动作用,在全市老区村共建设各类农副产品原料生产供应基地5个。福成食品公司与周边老区村25户贫困户签订白菜种植收购合同,贫困户户均可增收1万元以上,当年可实现脱贫。中粮生化与老区2800多户农户签订粮食产购合同10万吨,可带动300多贫困人口脱贫。
肇东补齐老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从根本上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全面推进老区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今年,这个市积极为老区引资上项、排忧解难,累计为10个老区村引进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道路硬化、危房改造、村民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个、累计投入资金1319.5万元,解决了4221户老区人民吃上自来水,大大提高了老区村基础建设水平,极大地改善了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