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改革开放成果累累,无论是我国的国家实力,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来,甜城肇东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从今天起,本公众号将推出“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带您探寻肇东改革开放故事,感受甜城喜人巨变,聆听新时代发展足音。
法官周丽华:用双手把“公正”捧给人民
斗转星移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念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时期。40年时光荏苒,中国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法院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样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肇东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审判庭庭长的周丽华,也在成长过程中亲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法槌敲响的是正义之声,敲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次身穿法袍坐在审判席上,周丽华就倍感使命重大,时刻提醒自己,法官就是公平正义的执行者与守护者,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周丽华从黑龙江省政法学院毕业以后,于1992年1月考入肇东市法院工作,从最基础的书记员工作做起,历任刑事审判庭书记员、调研室调研员、调研室主任、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监督庭庭长、行政审判庭庭长。现在每年办理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几十件,接待群众立案及来访200余人次。她撰写的学术论文曾经在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中获全国法院二等奖。她在法院工作了近二十六个春秋,那时还风华正茂,如今已近知天命之年。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她见证了人民法院建设与发展。
现在她还时常回忆起刚到法院时的情景:当时法院的审判设施还很落后,开庭笔录是书记员手写记录,提押被告人只有一辆北京吉普,如果被告人人数多,就得分批提押,收、结案等数据的统计也是人工核算的,许多数据统计都不详细。
她常对刚刚来到法院工作的同志们说:现在我们的基础建设比我刚来法院的时候好了,我们有了现代化的审判法庭,审理案件使用的是数字法院系统,各类型案件情况一目了然,庭审安全保障、数据储存都进入信息化、现代化时代,可以说人民法院基础建设已经达到了很先进的水平,真为肇东法院的变化感到自豪。
她见证了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法院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以庭审实质化为核心,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推行繁简分流、简案速审、轻刑快审、繁案精审,进一步明确了做好新时代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方向,切实履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责任。民事审判从以前的“纠问式”到现在的“诉辩式”审判方式,让当事人变成了诉讼的主角,以庭审为核心,围绕当事人的诉讼请求,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让当事人有理说在法庭、有证质在法庭,当庭质证、认证,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
在多年来的工作中,她牢牢把握司法公正主题,积极践行司法核心价值观,严守司法公正底线,她不仅仅局限于就案办案,而是为案件负责,为当事人负责,从彻底解决矛盾出发,努力化解纷争,实现案结事了的目标。她在审判监督庭工作过7年,审判监督庭7年没有更审改判案件,如今在行政审判庭工作5年,行政审判庭5年没有更审改判案件。
身为进入员额的庭长,还要承担一些重大疑难案件的审判任务,要组织专业法官发挥咨询指导作用,要耐心化解各类矛盾,繁重的审判工作给她的法官生涯带来了新的考验,周丽华愿意用更加优异的审判业绩为为辖区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为开创人民法院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