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并提出了“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在谈到农业地位时说,农业是基础性生产,中国现代化就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农业是不可或缺的。
在谈到农业科技时说,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设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园区。农业科技大有潜力、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宽农业发展思路,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互融互促,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扶优扶强,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种植结构调整上我市将继续加大创新突破力度,突出发展粮食加工专品种作物。围绕中粮、成福等10个玉米产业化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高淀粉、高赖氨酸、高蛋白质等专品种单质玉米,突出发展产业化蔬菜产业。推进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县建设,再建7个冷库和保鲜库,冷储能力增加12万吨。突出发展有机绿色杂粮杂豆。以农业绿色生态发展为重点,杂粮杂豆坚持走有机、欧盟中高端路线,目前,全市杂粮杂豆食品获批有机认证13个,突出发展青贮作物。积极鼓励养殖户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路子,今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4.1万亩,比上年增长3.7万亩,落实鲜食玉米秸秆转化青贮5万亩,同时我市将高标准推进“两园一带一区”建设。
在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上,我市压实落靠责任,拓宽秸秆综合利用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今年种植粮食作物面积339万亩,秸秆资源量约320万吨,可收集量约270万吨。在秸秆综合利用上,我市通过“五化”渠道,可转化利用秸秆210万吨,利用率达到77%以上,剩余秸秆通过收储运体系向电厂卖大包、向牧区卖饲料等方式实现百分百还田离田。
现代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抓住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能力,推进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现代化,努力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加快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各类园区的层次和水平,提升其承接农业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能力。
加快信息技术普及推广,提高益农信息覆盖面,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广运用。
“9月25日,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看到万亩大地号稻浪滚滚时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说这是中国饭碗、中国粮食,做为我们农业系统的广大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理解总书记讲话精神,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现代化农业为领衔,扎实抓好大基地、大粮仓建设,用我们努力的工作诠释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刘铁波说。
记者: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