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日报9月13日讯(霍永祥付小良特约记者于洋)“如今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各种手续,程序简化了很多,还有工作人员帮助,既省时又省力。以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办完的手续,现在一天就能结束,也不用东跑西颠了,这种快捷高效的办事流程,真是太方便了。”8月30日,在肇东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亲戚代办残疾证的张国峰深有感触。
近年来,肇东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依托审批上“减肥”、流程上“瘦身”等一系列措施,激活“放管服”改革“一池春水”,形成“全市一流、运转协调、事项齐全、便民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抓住提升大厅服务功能这个载体,去除“来回跑”的“痛点”,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并根据群众需要设立咨询台,实行中心工作人员值班制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引导办事群众到目标窗口,协助有困难群众办理各项事宜,提升群众满意度。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积极推行一站式、上门、预约、自助等服务,既消除“中梗阻”,又打通了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更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探索“互联网+公共服务”模式,实现大厅网络全覆盖,不断提升电话、微信等多渠道服务平台,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相互衔接,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长期以来,老百姓到政府办事儿,最头疼的便是因部门职能不同而带来的众多流程和环节。为此,肇东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百姓的“关注点”和民生的“聚焦点”,作为优质服务的“着力点”。在不违背法律法规要求前提下,将所有时限向最低限看齐,即办件限于当日办结,审批件按最低限办结,重大产业项目由所属部门负责直接请示具有审批权部门,实行特事特办,保证一般期限压缩在7日以内,最长不能超过最低时限。并结合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定,扎实开展窗口业务整合、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清理工作,建成“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和“三证合一”受理审批窗口,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材料共享、一个窗口发证”。通过实施审批流程再造工程,精简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中心70%的事项实现立等可取,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工商窗口通过增设便民服务触摸电子屏,方便企业办事,登记环节从5个减少到3个,做到材料齐全当场办理登记手续,并借助“互联网+”,延伸服务渠道,利用工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完成了网上半程审批,延伸8小时以外服务。
同时,该中心把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作为全面提升优良经济发展环境水平的“驱动器”,全面提升产业项目建设质效的“加速器”,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助推器”,着力在平台建设、业务整合、手续简化、时限压缩上下功夫,努力把中心建成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我们中心不断从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办事上找准突破口。推动管理服务由‘面对面’向‘键对键’、‘点对点’、‘全天候’延伸,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真正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海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