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与书为伴,是我生活快乐的源泉。”提起书,68岁的黑龙江省肇东市金融系统退休干部、民俗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齐海林有唠不完的嗑儿。

半生痴心藏书
走进齐海林的家,一股浓浓的墨香味迎面扑来,25平米书房里各类书籍挤得爆满。齐海林年轻时就很喜欢书,经常从外地往回邮寄,有时去城里,妻子特意给多带点儿钱买新衣裳,结果买书给用了。“她嘴上没说啥,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他对妻子的理解支持铭记在心。夫妻俩去过天津、兰州看望当兵的儿子和弟弟,到哪都不忘买书,能背则背,背不动就寄。如今,有各类藏书13000多部,22大类图书,悉数齐备。
年少博览群书
齐海林上小学时就爱看小人书,常和哥哥捡废品换钱买书看,15岁就通读了《岳飞传》、《隋唐演义》,读书时用画重点和写心得加深记忆。“这是我积累的41本300多万字读书笔记,”老齐翻动着那斑驳泛黄的纸张是时间的有力见证。他博览群书,古今名著、天文地理、佛教经书无所不读,年轻时读书出于猎奇,退休了则更注重更新知识。老齐说,我研读《百科大全书》,切实提高了认知和写作的能力,为圆我著书梦奠定了基础。
病中依然著书
“你孙子念五年级了,还不知道袁世凯是谁呢……”儿媳的一番话坚定了他研究与编纂历史的决心,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第一部书《中国简明历史》80万字的手稿,后来又撰写了《左右朝政的帝后妃》、《中国道教源流》等多部书,虽然每天有些忙碌,却乐此不疲。2009年以来,他患上了糖尿病、心脏病,做过心脏搭桥和三次心血管支架大手术,从死神手里夺回了生命。病魔的吞噬,并没有使他止笔,仍然伏案疾书。“老妈身体也不好,老爸要干些家务,还要天天痴迷写书,谁劝都没用!”儿子齐峰说,老人写作时,刀口疼就手捂着疤痕缓一缓,手累麻了,就趁机会翻阅查证资料。十多年来,以执着追求与顽强毅力,全凭手写完成了13部1000余万字的学术著作。
齐海林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能使这些书早日出版,圆我著书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