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刚刚结束的市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推进“四区”建设、实施“四化”工程,率先走出走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的战略思路。从即日起推出“推进四区四化、全面振兴发展”专栏,全面宣传我市各条战线在推进“四区”建设、实施“四化”工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励全市上下进一步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
肇东:加快教育重点工程建设 向教师节献厚礼
市第十一中学坐落于我市城区的西北部,是一所集小学、初中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学校。随着我市经济社会水平不断发展,学校周边相继兴建了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人口量也随之不断增大,学校的入学学生越来越多,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增添了压力。由于学区的不断拓展,原有的教学楼已经不能够满足辖区内学生们入学读书的需要。所以,肇东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为第十一中学增建一所新的教学楼。新建的市第十一中学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4000平方米,分为5层,有59个教学班,能够容纳3,000名学生入读。
第十一中学新教学楼整体布局合理,育人环境优良,是一座现代化、标准化、生态化教育园区。配备了可容纳440人的多功能教室,每个班级还配备了一块特别的纳米触控黑板,这块黑板是集电视、黑板、白板于一体的,这样的多功能现代化黑板以及配套设施,改变了老师用传统粉笔教学的历史。目前,新教学楼已进入最后的桌椅搬迁和卫生打扫阶段,外部运动场的铺设也基本完成,9月11日教学楼将正式投入使用。
太平中心小学位于太平乡政府所在地,以前这个小学也面临着教育基础环境和学生学习环境陈旧落后的局面,可是再过不到一个月,在这里读书的512名学生和78名在岗教师即将会搬进干净整洁的新校舍。
新建的太平中心小学教学楼主体建筑面积4846平方米,共分为四层18个教室和21个多功能教室。优美的教育环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在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添了乡村教育力量,坚定了农村孩子在乡镇学校就读的信心,也有效控制了学生的流失。
近年来,教育一直是我市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办好群众满意教育一直是我市高度重视的民生工作。年初以来,我市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逐步补齐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中小学功能设施等短板,大幅改善城乡教育教学环境,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配齐配全实验室、功能教室及教学仪器设备,大力提高信息化、规范化水平,有效促进了我市教育事业提档升级、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