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8月21日讯(霍永祥于洋) “今年流转农户土地4000多亩,种植被称为‘奶牛细粮’的燕麦草,不仅长势喜人,而且已经陆续成熟进入收获期,亩产裹包青贮1.5吨左右,取得亩效益1000元的‘笑脸’。”位于肇东市海城乡的黑龙江草都草业有限公司肇东区域经理王晓东说,燕麦草相对于传统饲料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能有效增加牛奶蛋白质含量,提高牛奶品质,种植前景越来越受欢迎。
近年来,肇东市围绕蔬菜、畜禽、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创建品牌、典型示范和强化服务等有效措施,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平台,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促进土地流转规范化、市场化;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类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涉农项目,优先安排新型经营主体承担,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税收及用地、用电、用水等优惠政策;扩大担保公司规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担保服务。扩大抵押物范围,逐步研究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温室大棚、大型农机具等作为抵押物的办法,开展农产品商标、订单、保单、仓单等权利质押;完善阳光工程培训办法,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负责人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职业农民持证上岗制度,完善绿色证书制度,探索把职业农民认证与农业扶持政策挂钩的办法。在政府补贴、社会保障、项目扶持、职称评定等方面采取措施,吸引大专院校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农业建设。
在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下,肇东市种植结构调整突出四个方面调向。向优质玉米品种上调,由习惯种植晚熟品种、单纯追求高产向推广中早熟单质品种、追求品质转变,围绕中粮、成福等精深加工企业和希望饲料等饲料企业,组织经营主体订单种植高淀粉、高赖氨酸、高蛋白质等专品种单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实现优质优价。依托大庄园、王老宝食品等企业,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以每年增长5万亩速度,利用三年时间打造区域最大鲜食玉米生产基地;向蔬菜产业上调,新型经营主体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今年投资2亿元,发展设施棚室1万亩,配套建设冷藏保鲜库、冷冻库、田间预冷库、育苗中心,新增冷储能力22.5万吨,实现大部分蔬菜冷藏冷储后错季南销;向有机杂粮杂豆特色产业上调,由注重生产安全食品向开发养生米、药膳米等功能性食品转变,有机谷子面积发展到6.8万亩以上,杂粮杂豆面积发展到5.84万亩以上。在提升品牌知名度上动脑筋,组织25家生产主体在产品包装上统一冠名肇东地理标识,逐步向统一品牌过渡,集中合力做大叫响肇东小米、肇东杂粮。努力实现生产地块和车间物联网监控,建立二维码同步生成机制,详实录入生产加工全过程信息数据,打造消费者信得过放心产品。今年全市“三品一标”总数要力争达到200个,三品认证产量达到20万吨;向生态循环产业上调,今年规模养殖大场发展到60个,家庭牧场发展到1100个,种植燕麦2万亩,青贮玉米20.43万亩,实现过腹增值,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在海城、向阳、太平等乡镇开展玉米水肥一体化、免耕、旱稻种植新技术试验,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