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日报6月22日讯(霍永祥特约记者车彦旭)盛夏,在甜城肇东,施工车辆穿梭,挖掘机舞动巨铲,塔吊巨臂挥动,工地上洋溢着火热与激情。肇东市围绕“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促建设补短板,构筑“1+4+N”产业体系和“千百十”工程,推进规上企业发展,推动规下企业入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69户。今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销售收入103.5亿元,9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
加强企业运行监控,帮助解决生产难题,保障重点骨干企业高效运转的政策高地,为项目产业向肇东集聚产生洼地”效应”,中粮生化能源、石油开发公司、大庄园肉业、福和华星制药等8户重点骨干企业已渐入佳境;通过引导企业加强市场分析,扩大市场占有率,推进正邦饲料、冰榕生物、优圣尔、倍丰种业等5户企业加快入规。对今年新建和扩产的福和中药提取加工、康拜零甲醛板材加工、伊利巴氏酸奶、爱农裕丰肥业加工、隆信玉米压片等18个在建项目,实行专人负责制,加快推进速度。同时,强化“三个服务”,为项目落地安上“加速器”,引导企业申报贴息贷款、入规奖励、节能改造、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等各项奖励资金,2016年帮助伊利乳业、大庄园、爱农复合肥等项目争取贴息贷款资金1200万元;依托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申报工作,2016年帮助企业申请专利24个。今年,福和华星制药已批复为申请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丰富的粮食资源和地缘优势,为重点发展玉米制品等粮化行业带来“强磁场”效应,通过承接哈尔滨、大庆产业转移和辐射,延伸粮化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粮化企业龙头,形成以中粮集团、星湖科技、成福集团、希望饲料为骨干的粮化企业群体,辐射带动粮食化工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步伐。发挥位于哈大齐牡石化产业带优势,继续巩固扩大与大庆油田的合作,加强石油、液化气以及石化产品的综合开发,加快长海润滑油、昆仑燃气以及其它石化项目建设进度,逐步增强石化产业的支撑作用。以东龙节能公司、华龙机械、发电机辅机厂等为依托,与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地大型机械加工企业对接合作,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机械加工业,提升传统工艺装备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为哈尔滨重工业及大庆石化产业配套生产基地。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是实现快速发展的“杀手锏”。以正邦养殖、伊利乳业、汇源果汁、鼎新饮料等企业为龙头,着力发展乳制品、饮品饮料、有机蔬菜、保健营养品、肉制品等绿色食品行业,既争创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又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围绕重点项目搞配套,重点支持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通过为非公经济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继续壮大兴利木业、兴昌酒业等创业基地规模,扩大冰花味精、长富小米、涝洲大米、里木店绢花等特色品牌影响力,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