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祥特约记者车彦旭) “我们温室采用科技含量高的聚乙烯减雾流滴膜,既增强了光照效果,又能提高温度10至15℃,使反季节结球生菜、西兰花、黄豆角等蔬菜不仅熟得早、产量高,而且一茬接一茬提前‘上市’,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促使销售供不应求。”6月2日,忙着采摘、装箱的肇东市五站镇绿园种植园负责人李晓峰说,园区通过新型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温室育苗大棚生产、大棚育苗露地生产技术,把优质的蔬菜“嫁”进百盛餐饮集团、华莱士餐饮公司、哈尔滨空港配餐、肯德基等大型餐饮企业。
今年,肇东市瞄准消费观念由吃饱、吃好向吃健康、吃安全“练好内功”,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引导农户围绕市场调结构、围绕供需调种植,强结构、提质量、找准市场“晴雨表”,在优质、绿色、有机上下功夫,向品质提升要效益。用绿色品牌换“金字招牌”,扩大绿色基地面积,种出有机、种出绿色、种出品质,落实好农业“三减”,抓好互联网+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22个乡镇针对不同区域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不断挖掘内生动力,走好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乡村干部进屯入户,到农户家中答疑解惑、广泛宣传,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确保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帮助农民和企业对接,采取托管农业、订单农业等方式,确保优质优价。
“种什么,市场说了最算”。忙着在大地移栽白菜苗的昌五镇福成合作社负责人辛占文说,合作社今年将种植两茬白菜,带动农民从传统玉米种植转变出来,把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柴火”烧得更旺。现在第一茬3000多亩白菜已移栽完毕,预计在7月初就能够收获,接着在7月20日左右移栽第二茬白菜,这两茬白菜经济效益是玉米的五六倍,将取得农户与合作社双赢的效果。
该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乡镇2000多家农户签订1.3万亩白菜种植合同,走集约化育苗、农产品深加工、新品种试验示范、技术研发和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合作社订单种植无公害大白菜,全部运往福成集团酸菜加工厂进行深加工,企业实现了对绿色有机白菜原料生产全流程的管控,4个品牌15个规格的酸菜远销北京、广东、上海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