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肇东市通过推进城乡建设区域统筹、城乡互动等举措,做靓市区、做优城镇、做美乡村,使城乡面貌实现新改观,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先后投资1.86亿元建设农村水泥路611.3公里,新建改造黑白路面61条67.68公里,安装LED智能路灯2952盏,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20万平方米,完成泥草房改造35736户。
肇东市坚持精细化建设、高效能管理,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功能完善、品位提升、环境改善。全力做好“一城两镇”、铁东老城区、北部新区、高速两侧产业园区和地下管廊等相关规划,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着眼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特色乡镇规划,有力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在城区重点强化城市建设管理,瞄准城区“东进西扩北拓”,启动建设“铁东区”,拆扒棚户区46.7万平方米。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城乡规划建设、执法管理、运行监测等领域智能化改造,构建“一张图”管理体系。探索推进“大执法”格局,统筹整合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职能下沉,广泛发动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围绕物业小区的环境管理、设施配套、各项服务和文化建设,建设文明物业小区,建立和谐邻里关系;在乡村重点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通过加强特色乡镇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文明程度,着力把昌五、宋站、五站、四站等乡镇打造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把五站东安、宋站晓光、昌五昌盛等打造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每个乡镇至少打造1个美丽乡村,从而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升级”的发展格局。 在统筹城乡建设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的前提下,肇东市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培育和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促进秸秆资源化、商品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60%;实行城区用煤管制,严禁使用褐煤,全部淘汰10吨以下小锅炉,督促重点企业实施锅炉提标改造;加强工业烟尘粉尘、有机废气以及施工扬尘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认真落实“水十条”,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快安全防护和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林网建设,完成造林面积5000亩,重点围绕沿江湿地观光线路和肇四路、肇宋路、五源路等改扩建道路,打造绿色风光带;加强城区绿化,完成站前广场、人民广场和5个出城口绿化景点建设。东北网绥化4月18讯(霍永祥 孙晓宇 记者 王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