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随着黑龙江大庄园进口肉类指定检验场在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园区投入使用,标志着我省首个进口肉类查验场实现了企业进口的肉类产品无需在其他口岸开箱查验和办理相关审批及储存,可直接从口岸运送到省内查验场办理相关检验检疫手续,极大地缩短了进口肉类产品通关时间,并大大降低储运费等成本。占地6000平方米的整个查验场分为办公区、查验场、待检区、检疫处理区、检验检疫现场检测区及冷链一体化储存冷库,可实施全程视频监控。其中冷库面积1480平方米,升降平台5个,仓储能力达3000吨。这只是肇东市以存量引增量、以增量活存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的一个缩影。
如何赢得园区企业满意度的加法和发展的乘法,肇东市依托“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构建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各环节相互支持、链式发展的产业格局目标。通过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逐步形成了玉米、畜禽、乳品饮品、果蔬、饲料、石化、低空经济、医药及物流九大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能源、资源、原材料依赖性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大、环保节能、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道路。绿色食品产业园区面积由原来56平方公里扩大到包括配套服务区在内的10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
2016年,肇东市依托在产业项目建设上优转精调,推动产业结构提档升级,突出层次升级抓招商、优质项目抓招商、全产业链抓招商。目前,园区入驻项目146个,投产项目82个,园区入驻企业131户,投产企业7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3户。
一串串激动人心的数字背后是什么让肇东跑出“加速度”?围绕玉米产业串起精深加工乘数效应,先后引进了中粮生化、星湖科技、成福集团等8家龙头企业,年加工转化玉米192.9万吨,占玉米总产量的90%。围绕畜禽产业串起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招引大庄园集团、正邦集团、中古和牛、甜草岗牧业、天弘牧业、公准肉食品等6家龙头企业。围绕乳品饮品产业串起草质优良的资源优势,伊利集团、汇源集团等乳品饮品龙头企业年产乳品饮品40万吨。围绕果蔬产业串起哈尔滨近郊的辐射与叠加优势,北大荒食品、佳铭佳食品、冰榕科技、福成酸菜等6家龙头企业年加工酸菜15.8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52.6%。围绕饲料产业串起畜牧业上下游,实行粮食、饲料、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希望特驱、正邦、双良等饲料项目,年产饲料达35万吨。围绕石化产业串起链条向下游延伸,建设榆树林油田、大庆采油十厂分公司、长海润滑油、金源仑特种纤维等石化产业集群。围绕低空经济产业串起区位交通优势,成功引入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投资16.37亿元建成北大荒通用航空肇东机场,作为全国最大的通用航空机场目前已拥有十大类航空机型、105架飞机。吸引沈阳威亚集团航修技术培训及动力伞项目、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114部飞行项目、北京联通自由鸟同行旅游等多个项目入驻。围绕医药产业串起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壮大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华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汇丰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可生产药品300多种,其中兽药150多种。围绕现代物流产业串起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内已建成的70余家企业和在建的100余家大型生产企业,规划建设了现代物流园区,重点推进栾通物流、北大荒冷链物流、鸿良大宗农产品集成化园区等现代商贸物流集群项目。围绕电子商务产业串起互联网+,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北京网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绥化电商谷项目已正式运营。目前,成福公司、王老宝食品公司、大源食品公司、肇东佳铭佳农副食品公司等10家企业已与网库签约,线上开通了单品交易网。
一排排整齐的菌袋、一片片饱满的杏鲍菇伫立在眼前,这是位于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的黑龙江省冰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工厂化食用菌设备,菌种、工艺、培养及配方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产品畅销省内外。目前,公司二期项目已经投产运营,日产增容到30吨,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元,利税2100万元。
在肇东市的北部新区,一座座大型钢结构库房拔地而起,火热的建设场景预示着黑龙江鸿良大宗农产品集成化园区即将投入使用。借助哈欧班列开通机遇,一大批物流园区、保税仓库平台、内陆港项目借势登高,成为今年肇东产业项目的又一增长极。总投资28.96亿元的黑龙江鸿良大宗农产品集成化园区、省民航管理局航空物流转移项目、北大荒通用航空物流基地等一大批物流项目正成为肇东市打通日韩和欧洲的贸易大通道,建成“龙江丝路带”的中转站。
2016年,肇东市开复工产业项目10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4个,投资达到137.3亿元,复工项目40个,投资13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