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绥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曲敏在绥化市委常委、秘书长侯剑波的陪同下来到我市,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种植结构调整、粮食购销和农民增收等工作进行调研。绥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长、肇东市委书记李元学,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延春接待了曲敏一行并陪同调研。
曲敏先后来到黎明镇龙泰粮油贸易公司、黎明镇春光村姚树祥和周立军家中、向阳乡天达玉米种植合作社和向阳乡中心村于洪河的家中、成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鸿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详细了解玉米科学存储、购销、精深加工、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等情况。
随后,曲敏主持召开座谈会,与市级领导、乡镇干部及企业负责人等共同探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和路径。
座谈中,李元学向曲敏汇报了我市关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购销等工作开展情况。就我市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工作,李元学说,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肇东而言,就是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这一目标,按照绥化市委提出的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这一发展思路,调优产品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就我市余粮科学保管和销售情况,李元学说,截止2月13日,我市全口径农民余粮销售数量152.84万吨,占商品粮的86.82%。这些粮食中有部分被精深加工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社会烘干塔合作社和经纪人收购,其余粮食由农户坐家销售及销往区域外。在粮食科学保管和销售措施上,我市通过超前做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认清粮食收购新形势,通过引导粮食加工企业适时入市,推动社会贸易收购网点有序启动,促进对外合作的全面展开,进一步畅通了粮食的购销渠道。同时,我市通过进一步强化粮食购销服务,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力度,确保粮食收购公平公正,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上,我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通过为农户提供信息主动调整、对接企业带动调整、连接市场推动调整三项举措,依据市场规律,不断调整调优种植结构,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曲敏对我市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如何推进好下步工作作出部署。曲敏指出,绥化市农业存在着无效供给多、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的现实问题,国家实行玉米价补分离和市场化改革也是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际举措。在做好“农头工尾”和“粮头食尾”上下功夫,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这都是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会议在市场化改革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要贯彻好文件精神和会议精神,走好绥化市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就要发挥绥化市寒地黑土丰富物产的资源优势,用数据说话,把资源优势体现出来,研究好品种选择、品质提升、品牌塑造等问题,精准定位产品和市场,形成专品种、专品质、专品牌的良好局面。曲敏强调,要增强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机遇、效益和信心,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增强政府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加强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研究好生产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探索好利益连接分配机制,保护好企业、农民和合作社的利益。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和支持的力度,建立农业和全口径大数据中心,用数据支撑,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农业农村工作,打造精准农业,促进转型升级。要解决好去冬今春玉米价补分离和市场化改革后有一段时间的卖粮难、运粮难、储粮难的问题,多研究市场、多研究销售,切实把问题解决好。曲敏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务求狠下功夫、立见成效。要大兴调研之风,掌握好情况,取得发言权,按规律办事,探索好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问题,解决好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问题,研究好今年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结构调整,促进一二三产深入融合发展。要接天线、吃透政策,接地气、抓好落实,切实抓好绥化市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全力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和1+4+N的现代产业体系定位的思路目标,以再深的水也要趟、再硬的骨头也要啃的决心扎实推进绥化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吕鑫、刘志明、闫德久、王久森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