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局齐谋新发展,聚新力共踏新征程。肩负全市2.5万名共产党员的重托,承载93万人民的期盼,中国共产党肇东市第八次代表大会12月29日在市影剧中心隆重开幕。大会将描绘未来五年发展蓝图,选举产生新一届肇东市委员会、肇东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我市出席绥化市第四次党代表大会代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影剧中心会场庄严隆重、喜庆热烈。大会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肇东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会标,帷幕中央金色的党徽光彩夺目,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对面二楼眺台上悬挂着“立足新起点、践行新理念、为打造龙江最具活力的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的横幅,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李元学、范树林、李延春、刘秀海、吕鑫、杨嘉宏、杨铁成、王明天、谢福友、张景春、吕江、赵洪雨等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前排就坐。中国共产党肇东市第八次代表大会应到代表323名,因事因病请假5名,实到会代表318名,符合规定人数。大会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延春同志主持。
上午10时,李延春同志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高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热烈的掌声中,绥化市委常委、肇东市委书记李元学同志代表中共肇东市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立足新起点 践行新理念 为打造龙江最具活力的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过去五年发展成就和基本经验、未来五年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不忘初心全面加强从严治党。

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工作。指出,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肇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市委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从严治党新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绥化市委一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425亿元,是2011年的1.2倍;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1.3亿元,始终位列全省县级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179.5亿元,是2011年的2.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141亿元,是2011年的1.8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4792元和13844元,是2011年的1.3倍和1.4倍。我市先后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县、中国“雷锋城”、全国宜居宜业典范市等荣誉称号。报告强调,过去五年,我们实现了“顺势起步”向“蓄势起跳”的转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过去五年,我们实现了“从小到大”向“由弱到强”的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过去五年,我们实现了“常规推动”向“统筹推进”的转变,城乡面貌明显改变;过去五年,我们实现了“相对滞后”向“成果共享”的转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过去五年,我们实现了“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变,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展望未来五年,报告指出,要着眼大局、精心谋划,努力推动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报告提出,今后的五年,是肇东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期;是肇东培植后发优势、破解难题、补齐短板的攻坚期;是肇东纵深推进扶贫攻坚、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肇东扩大开放、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加速期。面对新征程,必观新时势。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同频共振,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自觉肩负起既要“赶”又要“转”的历史使命,人一我十加快“赶”,应时合势主动“转”,赶转并重,奋发作为,全面夯实振兴发展根基,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我们的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龙江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秉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绥化市委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一区三城一化”发展思路,牢牢把握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城乡统筹、民生共享工作重点、从严管党治党,全力打造龙江最具活力的中等城市,如期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

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我们的总目标是,打造一个城市与农村统筹、经济与社会共进、改革与开放互促、创新与创业并重、发展与生态双赢、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万的龙江最具活力的中等城市。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
为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报告确定了今后五年必须牢牢把握的四项工作要求:一是必须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偏离。切实将党的理念创新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工作举措,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二是必须致力决胜全面小康不停步。要牢记服务“三农”这个基本职责,牢牢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牛鼻子”,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勇啃硬骨头、打好攻坚战,决胜“十三五”。三是必须聚焦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以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胸怀、创新的举措,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用比较优势补足竞争劣势,用后发潜力提升竞争实力,进而在新一轮发展中踏出“肇东节拍”、跑出“肇东速度”。四是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懈怠。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业绩。
针对未来五年各项工作,报告强调,要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扎实做好未来五年各项工作。报告指出,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今后五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绥化市委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全力以赴推进四个方面战略举措。要因时而谋,持之以恒地在转型升级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增强发展竞争力。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建设好三产融合的发展基地,建设好优质农畜产品的供应基地,建设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基地,构建具有长远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一产更活、二产更优、三产更强”。
报告强调,要应势而动,千方百计地在改革创新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增强发展新活力。要坚持扩大开放,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以开放合作扩大投资,以深化改革统领发展,以创新驱动激发活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释放更充分的科学健康发展新路。
报告强调,要乘势而上,弛而不息地在城乡统筹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增强发展承载力。要优化拓展城市布局,建设好“一城两镇”。要实施差异化发展,建设好“特色乡镇”。要打造肇东农村新区,建设好“美丽乡村”。要充分认识、尊重和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科学规划主城区、中心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
报告强调,要顺势而为,始终不渝地在民生共享上展现新作为,进一步增强发展凝聚力。民生所指,责任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搞好“基本民生”,关注“热点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努力在社会事业建设上争创一流,努力在社会保障水平上争创一流,努力在社会治理能力上争创一流。
报告指出,完成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干部。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首要职责和最大政绩,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用从严治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检验从严治党成效。
报告强调,要坚持“补钙铸魂”,激活引领发展的精神动力;坚持“选贤任能”,锻造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坚持“固本强基”,构筑促进发展的战斗堡垒;坚持“从严从实”,营造保障发展的政治生态;坚持“同心同向”,汇聚共谋发展的磅礴力量。不忘初心,从严治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李元学在报告的最后强调:同志们,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肇东大地生机勃发。在未来五年的征程中,我们将与全国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迎来建党100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愿景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和绥化市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敢谋新篇的勇气,敢于担当的作风,抢抓机遇,团结进取,奋勇争先,全力打造龙江最具活力的中等城市,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根据大会安排,中国共产党肇东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以书面形式提请大会审议。部分不是代表的处级领导、党外人士、离退休老干部、不是代表的市纪委委员、市直部办委局、垂直管理部门等单位主要领导、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