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路灯下,是宽阔的马路,尽管时近夜里9时,路上依旧行人如织,或三三两两款步慢行,或身若流星健步如飞。
这是9月20日,记者在肇东正阳大街东段看到的场景,走到正阳大街西段,车声人动,挑灯夜战。
“今年改造的10条路10月中旬前必须完工。”肇东市住建局副局长罗继正说,大规模修路,只是今年这个市民生城建大文章里的一个小框题。
肇东市以遵循“生态立城”原则,以打造建设生态园林化、风格特色化、宜居现代化城镇为目标,植入新理念,立体化思维经营城市,大视野定位,大手笔布局,大资金推动,老牌生态园林县焕发出新的生机,肇东市正向宜居宜业、最美最强的“绿色生态城”不断迈进。
“多规融合”建设“一城三区”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
肇东市专门聘请上海华汇规划设计集团,本着高层次站位、高标准设计、高起点建设的原则,构建“城乡一体、布局科学、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多规融合”,建设肇东主城区、开发区、北部新区和铁东新区“一城三区”,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五站乐安新城为副中心城市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市委常委、肇东市委书记李元学说,肇东市“以人为本”、“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等创新理念融入到城乡规划中,目标就是打造最大、最强、最美、最实的中等规模城市。
于是,向阳乡两个牧场和两个村屯变成城市的漫延区,海城乡与铁东新区一体规划,尚家镇与北部新区一体规划,城乡发展科学融合。棚改项目变成去楼市库存,盘活城市资源的“把手”,今年启动的11个项目,大面积动迁后,采用购买空置商品房的形式对棚改居民进行安置,去楼市库存近70万平方米,为政府收储土地100多万平方米。城区供水改造、污水治理、集中供热、燃气扩面、垃圾治理等项目建设同步推进,采用PPP模式建设学校、医院、道路,启动建设中小学校16所,新建改建食堂宿舍35个,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所。
跟百姓福祉相系,和市民生活相关,于是,城市建设不再是面子功夫,成了市民拥护的民心工程。
多管齐下打通“城市血脉”
位于八仙大路南侧的安阳路路宽不足7米,路面破损严重,车流人流常常梗阻,曾是老肇东人胸口的“痛”。
“这回好啦!不但平坦还宽敞多了。”记者来到安阳路但见新拓的道路宽阔平整,附近居民喜笑颜开,齐夸政府做了一件大好事。
罗继正告诉记者,安阳路从7米拓宽到14米,还不足称道,八仙大路通往向阳路处,农防公司大楼横在一端,阻断成一个“丁”字路,今年市里将动迁农防公司大楼,打通“丁”字路。
打通断头路、拓宽狭窄路、修整破损路,今年以来这个市靶向老百姓反应最热烈的路段,“多管齐下”着手打通“城市血脉”,投资8000多万元进行了正阳街整体改造、世纪大道拓宽、人民广场升级等10余项工程。
配合市内道路改造,这个市同时启动城口改造计划,对高速路收费口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东城部出口结合肇兰新河建设,打造景观带,北部出城口至尚家镇公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南部出城口加快肇四路扩建工程建设。
同时与哈市“共网”,投资5亿元扩建301国道,松花江北岸观江大道接入肇东段,万宝大道与五站镇全线贯通,松北区中源大道延伸至我市境内,实现南、北、中平行接入。
进得来、出得去、绕得开,不久的将来,在肇东路畅街通不是梦。
主城副城遥相呼应
五站镇有县城“基因”,多年以前,五站镇所在地被叫做“乐安县”。曾几何时,“乐安文明”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走入老一辈肇东人的记忆。
如今,五站镇被确定为肇东市的副城,重筑“乐安新城”,构“乐安梦想”。
肇东市将五站镇融入“乐安新城”建设总体战略规划,以五站、东发两乡镇为依托,积极扩展延伸到周边乡镇村屯,统一规划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一个总量在150平方公里、人口在30万人左右,连接哈肇两城,辐射周边地区的新兴城市综合体,真正使之成为都市圈的“桥头堡”和跨区域的“连接体”。
目前,卓达产业园现已初具规模,松花江北岸江堤路东发段已竣工,五站镇天然气管道工程已接入,投资10亿元的五站镇三村屯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二号地块华西村已实施改造,一号地块矫家店和三号地块马家屯项正在招投标,与之配套的学校、图书馆、幼儿园、体育馆和运营中心等已启动建设。
这个市牢牢盯住实力型大企业卓达集团,采取三产联动模式推进城镇化,建设“乐安新区”,以大型现代农业主题公园、湿地主题公园、田园体验园、品牌农业种植和深加工、精加工等项目形式进行打造,走全产业链道路,以新型材料产业园为支撑,打造东北亚最大的新材料生产基地,形成以新材料为主,涵盖生产、研发、物流、展销等20万人生活就业的产业园区。思路新,动力足。记者走在肇东市大街小巷上,扩街、植绿、净城,一个个火热的场面,让秋风中的城沸腾起一种别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