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合作社种植了700亩有机小麦,在7月25日前小麦就已经全部收完了,亩产达到800多斤,合作社将通过加工制成特色原味面粉,这样销售收入将是‘原’字号粮的5倍。麦收后复种的秋白菜在7月14日进行育苗、29日开始复种。今年合作社复种640亩荞麦和60亩白菜,使农作物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既提高了农民收入,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仅小麦、白菜两项亩增收4000余元,实现了节本增效”。黎明镇长富谷物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俊龙介绍说。
近年来,黎明镇长富村不断探索春小麦复种秋白菜绿色增产攻关模式,采取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的“三减”措施,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既解决了耕地倒茬轮作的问题,复种又对下茬作物起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以前总觉得咱东北受气候影响,农作物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现在有了‘麦后移栽’新技术,合作社小麦收获后,亩施腐熟的农家肥,第二天就‘麦后移栽’60亩白菜苗,一年两熟成为‘定海神针’。”
“麦后移栽”是什么新技术?在小麦收获后,充分利用秋霜冻前75~90天的气候光热资源和麦收后闲置的土地资源,选择适宜的早熟品种种植,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体会到一年两次丰收的喜悦。“春小麦、豌豆等前茬口复种秋白菜为最佳,而把握好这两茬作物的‘衔接’是关键。我们从3月26日开始用机械播种小麦,7月中旬收获;由于白菜生长周期短,要选择抗病性强、包心紧实的品种,合作社复种的秋白菜在7月14日用秧盘进行育苗、29日开始复种,这样就能保证在中伏前后及时移栽到大地”。李俊龙介绍说。“这些猪牛羊的粪便经过长时间的地下堆积发酵,是用来给合作社种植的秋白菜施底肥的。”正在忙着移栽秋白菜苗的农妇李荣华说,施用农家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而且肥效长而稳定,减少生长期病虫害的侵害,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