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时节,肇东市四站镇农民张富贵今年又从其他村民手中流转了50亩土地,将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近200亩。张富贵说,今年播种全部实现了大农机作业,既提高了速度,也能保证质量。
规模经营促农民增收
近年来,肇东市围绕农业改革抓机制创新,倡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农民带地入社,年底“分红”,有的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抽出身来到城里打工增加收入。
五里明镇农民张富去年通过朋友介绍,在城里找了一份工地管理员的工作。“我将家里的20亩土地流转出去,现在每月还能多赚3000元,工地里供吃供住,挺好的。”张富说。 同村村民李立双是村里有名的“玉米大王”和“种田能手”,每年冬闲时节都挨家挨户询问,听说谁家要流转土地,现场就能交钱签合同。李立双说:“家里的近200亩地,一大部分都是流转同村村民的,这样挺好,我们各取所需,都增加了收入。”
肇东市去年投资186万元,建设了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引进培育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种养业新型经营主体15664个,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183万亩。
示范工程建设加速扩张
肇东市通过高水平推进“四带百园”建设,高标准示范园区达到100个。作为全国标杆的太平乡玉米高产示范园区,目前已全部实现秸秆还田,现已整地完毕,达到待播状态。太平乡农业站站长暴海坤介绍:“与去年相比,土地流转价格每亩提高约50元,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了解,这个市还大力推进涝洲泵站更新改造、节水增粮、农村饮水安全等主要水利工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总量正在加速扩张,全市千万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由36个发展到40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同时,以农业开发为驱动,高标准农田、畜牧养殖、特色种植、农业产业化等项目工程开工建设。
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新路径
肇东市在全省率先投入运营农村合作金融公司及农村租赁金融公司,形成了质押、权能抵押、担保等6大创新模式,开发出了31个信贷新产品,承担了全省唯一一个“参保入股合作”试点,并探索出了“有险理赔、无险分红”的农业种植保险新路径,试点面积达1.7万亩。
启动实施了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科技服务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市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机构和服务功能,在全国率先开启了科技“双轨制”运行新机制,试点建设了11个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和12个专业化防控公司,经营性服务公司服务面积达到55万亩,集成推广应用高新技术3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