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年初以来,我市站在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的前沿高度,科学谋划,积极探索,整体推进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等现代大农业建设,打造了多个领域的高标准的典型群体,现代农业成效显著。实践中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建设,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等,成为示范引领全省的模式化经验做法,在龙江立标打样。从今天起推出“肇东现代农业 领跑龙江”专栏,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展示我市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成果,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农村生产实践中。
“肇东现代农业 领跑龙江”之一:肇东——农业示范区“打样”现代大农业
6月的肇东,大田郁郁葱葱,玉米长势喜人。在五里明镇东升村看到,安徽融创穗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农民之家”的社员正在农业示范园区里忙碌,这是由六大块土地共同组成的万亩大垄双行高产示范园区,大型机械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中耕作业和施肥作业。同样,在五里明镇科技示范园区,现在这里玉米已经涨至十叶一芯,部分地块已涨至十一叶一芯。安徽融创穗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去年10月份进驻五里明,在五里明镇流转土地25200亩,并把流转土地农户组织在一起,成立了“农民之家”,对农民之家的成员进行先保底、再二次分红制度,玉米亩产达到1500斤以后超产部分农民分红60%,公司分40%,今年年初,公司对土地进行整合,全部实行大垄双行,照现在长势看能达到吨粮田。
现在,我市一个个以高产示范为引领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正描绘出一幅幅现代大农业美好蓝图。我市现有耕地410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350万亩。今年我市紧紧抓住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大机遇,牢牢锁定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大力推进了农业企业化,土地资本化、农民股民化、股权社会化、增收链条化。我市在全力做好现代农业新型示范带建设中,突出肇东农业特色,打造好以高产、高效、高质和绿色食品产业为核心的“一环四带”和“十区百园”。进一步加强了合作社建设,完善合作社机制体制,配齐配套作业机械,加强机械的管理和养护,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大型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优势,全面促进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市农业局负责人说,今年从全市苗情长势来看,长势均衡比较喜人,主要原因是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示范园区作为推进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的一个抓手,在园区当中引进新机制体制创新和各类金融服务的创新,形成了一个整体各类生产要素综合叠加发力,才有今天这个大好形势。
2013年,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和全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核心实验区后,经过一年发展,紧紧抓住了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主动权,依靠政策的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惠农资金;以创新改革为着力点,引领全省农业快速向适度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通过整合资金,充分开发利用资源,着力推进了新型经营主体创新、融资现代体制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带动体系创新、农机农艺结合创新和服务管理创新。加速提升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水平,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