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这次检查,要不我还真不知道自己的肝上长了血管瘤,听大夫说这个病再拖下去就危险了,这几天我就去做手术,真是救了我一命啊!”家住肇东市跃进乡宏伟村的李庆荣肝部疼了好几年,一犯病就吃点药,一提起免费体检,后怕之余更多的是感激。
不花一分钱,全民免费做体检。如今“你去体检了吗?检查结果如何?”已成为肇东百姓街头巷尾不时谈论的话题。3月份以来,肇东市从城乡29家医疗卫生单位,抽调了156名精干的医务人员,将健康体检阵地前移到社区、网格和村屯,为全市人民免费提供B超、心电、血常规和尿常规等8项健康检查,同时建立起实用的居民健康档案。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肇东市通过扎实开展“双联双包双进”主题实践、“十大专项整治”等系列活动,摸准百姓所想、所愿、所盼、所难,把实事做实,好事做好,做到百姓心坎儿上。
“双联双包双进” 架起一座“连心桥”
肇东市通过自查发现,社区、乡镇干部存在着联系服务群众不积极、不主动,坐等上门多,主动问需少;身在基层不了解基层,面对群众不懂得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态度生硬、缺乏耐心,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能力差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肇东市以“双联双包双进”活动为载体,调动城内部办委局力量,组织5000多名领导干部弯下腰、沉下身,深入基层化解与百姓隔心、隔层、隔墙问题。把34个社区划分成273个网格,市级四个班子包联城区四个办事处,市级领导包联34个社区居委会,各局和重点企业包联网格,乡镇社区互包互联,273名民警、273名法律工作者每人包一个网格,建立民生档案,记录民情日记,写好包扶日志,梳理好群众反映的意见,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在农村确定186个市直部门、22家重点企业和市直部门6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对22个乡镇、186个村进行对接包扶,市直部门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与乡镇干部编组,“一对一”包扶自然屯和重点户。
市国土资源局在调研走访中了解到,该市俱乐部住宅楼内卫生脏乱差,中央商城楼区内楼梯玻璃破损严重,没有垃圾箱,居民意见很大,局长王书君带领机关干部做起了义务清扫员,上门安装玻璃,一些群众看到后纷纷加入到清扫队伍,楼道清洁了。事虽小,但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推进十大民心工程 畅通一条“顺心路”
肇东市通过梳理,把百姓最关心的事汇总整理成“十大民心”工程,并确保每个民生问题有人包、有举措、有时限方案。
社保事关百姓的养老和整个社会的稳定,肇东市社保局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屯中,上门发放政策宣传材料,消除农民参保缴费的疑虑,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加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乡镇及村委会的政务公开栏内对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目前,社会化退休人员(60周岁及以上)足额发放养老金,农村保费收缴率达100%。
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该市继续加大2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社区办事处、农家书屋、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标准化文化示范村和共享工程服务点阵地建设力度,扶持和培育已建成的34个标准化文化示范村(社区)。组建乡村剧团,成立文化协会,发展特色文艺群体和群体带头人,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乡村大戏台",为农村百姓提供更多的娱乐场所。同时,该市还加快了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于志学旧居等综合文化设施建设速度,争取早日开放投入使用。
维护群众利益 拆掉一堵"隔心墙"
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抓住百姓最需解决的问题,从与百姓密切接触的部门入手,出真招、办实事,倾听百姓声音、拉近与百姓距离。
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不躲避。连日来,在肇东市信访局,该市党政领导以周为周期安排接待日,每位市级党政领导一周一轮,按工作分工,预约接待信访局提前梳理出的信访人,处理分管领域内的疑难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领导带头处理积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也都参照市里安排,落实领导干部接访的工作任务等要求,抓住公示、接访、包案、落实四个关键环节,认真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把上访群众吸附在当地,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最佳时期。截至目前,肇东市共解决土地纠纷等方面26件信访积案。
教师补课收费,社会反响不好。肇东市大力整治教育系统行业不正之风,对教师补课收费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成立10个检查组,把校园周边地区、居民住宅小区内的车库和出租房作为检查重点,每天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截至目前,先后有2名违纪补课教师被公开处理,负有管理责任的1名副校长被诫勉谈话,1名校长被免职。
审批时限始终是企业和个人关心、关注的焦点,也是诟病最多的"问题之区"。为确保办结时限全面"提速",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肇东市打破传统的按部门规定办结的时限束缚,保证一般期限压缩在7日以内,最长不能超过最低时限。目前为止,入驻该市公共服务中心审批部门达到30个,真正实现"一站式"、"一条龙"审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