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你面前,不很爱说话。一问一答,从容中的淡定,让人觉得:他,就是绥化9000多名警察中的普通一员。
从警28年,一直扎根基层派出所,时间不短了。人生有几个28年?但这不很正常么?作为一名片警,他每天的工作大同小异:入户走访、预防案件、调解纠纷、救助群众、扶危助困……都这样啊,简单平凡的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他,朴素的衣着、花白的头发,曾经年轻的容颜,一个人能一直长期从事一项工作,用青春、岁月证明自己普通而平凡,这需要很大的定力。
他,这些年救过很多人,破了很多案件,解决了老百姓很多的闹心事儿、烦心事儿。工作过3个派出所,在街头巷尾,人们很敬重他,大老远招呼他:“贺警官,来了!”
他,赢得了群众的口碑,6次受到上级表扬;2023年,绥化市公安机关“一线一战、强基兴警”工程的爱民模范,他是30名登台领奖者中的一名警员。
他,叫贺继瑞,肇东市公安局西城派出所的一名民警。
(一)
贺继瑞,50出头。1996年从警,2002年入党。先后在肇东市公安局红星派出所、东城派出所工作过。
派出所的民警,不好干。一个辖区,大到上万人,小到几千人,家家户户的平安都扛在你的肩上,小区公示牌上贴着你的照片、写着你的名字,还有你的联系方式,你就是这个辖区遮风挡雨的盾牌。
这个世界上最笨的方法也许就是最好的法宝。片警老贺自有他的工作“秘笈”:走访。
全国公安楷模刘欣曾说过,她每天在辖区走四遍,两遍在脚下,两遍在心里。老贺一次就走“三遍”:用脚,用眼,用心。用脚,走到每一户,不留死角;用眼,能看到的该看到的,都扫描一遍;用心,重点部位重点人口都记在心里。
走一户,熟悉环境,了解每户家庭及主要社会关系。通过走访,群众也熟悉了这个片警,即使是因为老贺相貌平平,但一张警民联系卡放下了,兴许哪一天群众有事,打电话就能找到他。
那还是2000年9月的一天,贺继瑞工作的红星派出所辖区是铁东区东光北胡同那一片儿。当他走访到居民王某家时看到房门半开着,敲门无人应答。进屋发现这家妇女手按腹部侧身躺在床上,疼得痛苦地呻吟着。这是犯病了!问了一下,疼得直冒汗的病人都快昏过去了,贺继瑞赶紧拨打120电话。急救车到了,贺继瑞帮着抬人,跟着车去医院——挂号、垫钱,病人被送进急救室后,他赶紧联系家属。两个小时紧张救治,病人终于脱离了危险。
大夫说:急性胰腺炎,耽误了就没命了!细心的民警贺继瑞帮着捡回一条命。
2008年的一个夏夜,23时多点儿,值班的贺继瑞接到一女子电话求助,称自己姓代,家住东大社区附近,突发心脏病不能动弹了——“警察,快来救救我!”
声音微弱、言语不清,但能听到狗叫声。贺继瑞立即和同事赶到东大社区附近,再给报警人打电话,接通了就是不说话,只听见宠物狗叫。赶紧把警车停在胡同,寻找狗叫声。当听见一家院子里有狗叫,敲门,外大门锁着,没人应答。贺继瑞急了,翻墙进院,顾不上狗在身边跟着咬来咬去。进屋看见五十岁左右的妇女瘫坐在地,嘴唇发紫。看见民警来了,就吃力地用手指了指前胸,微声音弱地说“要救心丸”。贺继瑞问药放在哪里了?女人摆手示意家里没有了。贺继瑞急得直冒汗,赶紧跑到附近药店买了救心丸,给她吃了。
心脏病人,轻易不敢动。缓了好一会儿,她恢复正常了,这才放心离开。
“群众在危难时刻总把咱警察当成救星!”这么多年,凡是接到这样的警情,贺继瑞从不含糊,出警快慢几分钟,往往人命关天。随着年龄的增长,片警老贺“胆子越来越小了”,接警出警格外着急,一边赶往现场,一边心里想着:快点,快点,但愿别出事儿。
2015年冬季的一天,半夜12点多了,贺继瑞接到群众报警,称铁东地质队附近路边沟里好像躺着一个人。贺继瑞和同事立即赶往现场,好一会儿才找到,还真的有一个人在沟里。走近仔细一看,是个老人,躺在冰面上,衣服已浸湿结冰,冻得四肢僵硬,无法行动。贺继瑞和同事立即将老人扶起来、背到警车里,送到了医院。1个多小时后,老人清醒了,随后找家属。家属来了,才知道老人姓宋,82岁了,小脑萎缩,独自从家中出走,10多个小时了,幸亏被人发现了,不然,这大冬天的还真危险了。
回应群众的期待,风雨无阻地及时赶赴,大爱无言,誓言无声,贺继瑞就是这样忠诚地履行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
(二)
相对而言,贺继瑞走过的3个派出所,他在远离市中心的铁东区时间更长一些。
一条铁路,天然地划出了城里城外的界线。那段时间,他天天跨过铁路天桥去上班。天桥下,绿皮车鸣响着,高铁车无声疾驰,而他,一名片警,守护着这铁轨旁的居民区,每天行走大街小巷,和这里的人们一起过着平常的日子。

他,是警察,每天都要走进街道和居民家去工作,时间长了,他觉得自己和他们已经互为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密不可分了。
让居民平安,是他工作生活的主要内容,为此,必须格外地细心。
2002年10月的一天上午,贺继瑞下到火车站前的管区,在某旅店检查时发现,一名30岁左右的住宿男子,神色慌张,举止异常。贺继瑞马上对其房间进行例行检查,发现男子携带的包裹内有撬棍,便将其带回所内审查。经询问男子交代:他是外省人,乘火车回家,在肇东站经停2小时。在等待转乘期间他潜入火车站附近一居民家盗窃了一台彩色电视机,准备乘下趟火车时带走。没成想,被贺继瑞例行检查逮了个正着。
辖区无小事,很多小事不及时处理,会惹出大麻烦。多年来,贺继瑞总用百姓的眼光看问题,处理纠纷能猜到双方的心思,再注意方式方法,把话唠开了,很多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2010年6月的一天,铁东区居民王某与邻居因夹院墙杖子发生激烈争执,接到报警后,贺继瑞迅速出警。通过深入了解情况,有理有据地批评了想“改变现状”的一方,又以“远亲不如近邻”的老理儿劝解另一方,最后和解了。
群众有事第一时间去找警察,有人说“都是非警务的活儿”。老贺说,这是群众信任咱警察。2017年9月的一天,贺继瑞接到辖区居民赵某求助,称自家的狗丢了。小孩特别喜欢这条狗,急得呜呜直哭。贺继瑞顾不上吃饭、午休,调取监控录像,走访周边群众,整整忙了小半天儿,把狗给找回来了。小孩子高兴得又要哭了。
(三)
2023年7月,贺继瑞到西城派出所,任松辽社区包片民警。
西城派出所,是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一茬一茬的所领导带领民警热心服务群众,做出了令人称赞的业绩,在肇东树起了一面鲜亮的公安旗帜。派出所年龄老化、警力不足,尤其是经验丰富的中坚力量薄弱。为了推进“走群众路线、打人民战争、谋强基兴警”工程,局党委决定加强力量,把老贺调整到西城所“传帮带”,给年轻的民警、辅警“打样儿”。
老贺走到哪儿,都无声地自带光芒。
他认真领会上级精神,开展走访,入户登记信息,宣传反诈知识。其实,这是家常便饭,是他的长项。多年以前公安机关开展派出所功能性改革,摸户情,老贺在全局是拿过名次的。
深入辖区,还是靠走。老贺带着徒弟,挨家挨户推门见人,继续“用脚、用眼、用心”。
2023年11月的一天,贺继瑞走访松辽小区13号楼姚某家时得知,姚某的孩子在外地找工作,急需属地派出所出具一份无犯罪证明,可老姚成天照顾年迈生病的母亲,没法离开。贺继瑞说:“你家孩子我知根知底儿,等着。”很快,证明开回来了。
时代不同了,走访入户和过去不一样了,人和人之间交流不太容易了。今年9月的一天,贺继瑞接到小区网格员杨某的电话求助,称楼上楼下两家争吵起来了,都挺激动。贺继瑞赶到现场一打听,是楼上人家在楼梯间小仓房储存蔬菜有异味,楼下新搬来的住户去商量,双方谈崩了,开始大吵大闹——一个不服、一个要动手。贺继瑞先将双方分开,然后告诫:没解决问题前,都要保持冷静,不许争吵。事态平稳了,贺继瑞又楼上楼下单独谈,白天没说通,晚下班了继续唠。经过几天的调和,双方逐渐平复下来,都说:管片民警这么辛苦,为我们两家来回跑,再争执下去实在过意不去了。最后双方各让一步,两家握手言和。
年过五十的老贺平日里从不间断走访,每周必有3天深入社区,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头疼脑热,从不耽误这个“必修课”。他习惯了,离开社区,他就觉得这一天好像缺点儿什么。他还有个责任,就是传承自己的工作经验。一向不太爱说话的老贺,经常结合工作实践,给新警讲方法、谈体会,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可能,做出自己的预判,让大家再去验证思考。
虽然来到西城派出所时间不长,居民知道了新来的老警察贺继瑞,很多人说:这个警察挺好,说话和气,做事有办法,真负责。新警们也服:还是师傅老道,在他眼里什么事也逃不过去,厉害!
老贺其实也有忧虑——现在,电信诈骗也太难对付了,几分钟,那么多钱就被骗走了,那是老百姓的救命钱、血汗钱啊!为了守着群众的钱袋子,他拼命似地总往小区跑,一年多,走遍了辖区每家每户,防住了30余起电诈案件,帮助居民止损100余万元。
在贺继瑞的微信群里,居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在朋友圈里发信息——大家注意啊,骗子又耍新花样了,不管咋地,就是要记住:别转钱,别转钱!
别被骗,别打仗,别争吵,别出事儿……平平安安地过日子,这是片警老贺最朴实的愿望,一点儿都不高,但细品,这愿望里有一份深深的情意,让人觉得挺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