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打听到肇东中粮价格挺好,所以来到这里售粮,既能保证我们老百姓的效益,卖得也放心。”11月12日,正在卸粮的青冈县太阳村农民孙颖高兴地说。
这些天,在肇东中粮生化能源公司前每天都有110多台车辆,输送4000多吨玉米进行加工。据了解,中粮生化每天加工玉米3500吨,生产酒精1250吨,稳定的市场需求,让这家企业的玉米收储不断刷新着“颗粒归仓”速度。由于价格等方面都好于周边县(市),吸引大量农民来这里销售粮食。
“今年是玉米收购政策改革第一年,我们要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收购环境和收粮秩序。通过算账定价、发布信息、组织指导等举措,指导农户科学储粮,引导农民适时卖粮。在2017年元旦前销售达到60%,春节前销售达到80%,2017年4月份全面完成秋粮销售。”市委常委、肇东市委书记李元学说,作为玉米主产区,如何保护农民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成为我们最关心也是最关注的问题。
11月2日,肇东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农民售粮等候时间长的问题。与中粮生化研究采取增加收购库点两个,每天卸车达到220多台,分流车辆100台多;与成福集团研究预约售粮提前发放排车号、每天给农户单独开卸车口的方式,每天卸车达到90多台。通过引导粮食收购企业增加收购库点、采取预约销售等有效措施,肇东市有效解决了售粮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将售粮等候时间控制在48小时之内。
畅通的粮食购销渠道,让肇东市秋粮购销工作带来了“组合拳”效应。自玉米收获以来,肇东市通过引导粮食加工企业适时入市、推动社会贸易收购网点有序启动、促进对外合作全面展开,平稳有序推进秋粮收购。粮食局采取巡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掌握粮食购销、市场运行和政策执行情况;公安部门增派警力,维护秋粮销售秩序,防范和打击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行为;农业发展银行及时、足额保证了国家政策性粮收购资金供给。中粮生化、成福集团发挥粮食大型加工企业“调节器”优势,目前玉米收购价格稳定在0.70元/斤,两家企业按日加工能力收购新季玉米,预计收购肇东域内新季玉米110万吨,占加工能力的56%。现在,肇东市84家具备收购资质的粮食贸易企业,已有39家启动玉米收购。截至11月11日,肇东市农民余粮销售42.9万吨(玉米潮粮),占商品量的24.38%。
“虽说今年稍旱,但在开春选择品种时,经过反复商量比较‘考察’,选择了抗旱品种,这一下就试出了‘大便宜’。今天一车玉米就卖了2万多元钱。”11月5日,正在黑龙江成福集团销售粮食的昌五镇昌盛村农民宋秀芬淡定地说。秋收咱玉米收割机“冲锋陷阵”,打捆机将秸秆打捆,转眼间,“站立”在秋风里的玉米地块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仿佛又回到了春天的田野里。
“我们镇政府通过与成福集团协商对接,成立服务农民办公室,积极帮助农民售粮。既稳住了社会发展‘底盘’,又调动了老百姓卖粮积极性”。昌五镇镇长呼训凯介绍。据了解,成福集团平均每天收购玉米1200吨左右,扩产后的企业年消耗玉米78万吨,吸引昌五镇、跃进乡等地农户来这里销售玉米。 今年肇东市在全面落实1700套钢结构小粮仓计划的基础上,累计发放科学储粮仓5000余套。同时,针对农户储粮条件差和今年秋季降水多等实际情况,粮食局、农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屯现场指导农户科学收获、整理和储存玉米,采取上栈子、码趟子、离地储存等庭院储粮技术措施,支持农户配备科学储粮装具和设施,帮助农民降水减损、保证玉米质量,防止发生玉米霉变等降低质量现象。“在财政补贴下,我只花了500多元就买到了可以容纳近30亩玉米产量、容量约为20吨的‘科学储粮仓’。改变了以往将玉米堆积在地上的存储方式,有效减少了玉米变质、发霉,放心多了。”昌五镇昌平村农民王智东说。
霍永祥特约记者车彦旭